实验动物中心举办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和服务平台使用岗前培训班 | ||||||||
| ||||||||
依据《河北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河北省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和《承德医学院实验动物管理办法(暂行)》等文件的规定,按照年度工作安排,实验动物中心为我校师生分别举办了在校生“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班(第3期)”和“承德医学院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使用培训班(第2期)”。 2019年3月9日上午8点,为我校在校生举办的“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班(第3期)”,在实验楼130教室开班,来自校本部和附属医院的10个专业的近7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班历时两天。两天里,来自中心实验动物学教研室的石艳华和苏永志两位教师就实验动物学基础知识、“常用实验动物的特点及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常见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等内容对学员进行了专题讲座,同时对我校实验动物中心的设置及管理概况等进行了简介。培训课程结束后,进行了统一考试,将为考试合格者颁发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合格证书。通过本次培训,使我校69名同学获得了校内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资质。 3月13日上午,我校40多名师生参加了在中心实验动物技能培训实验室举办的“公共服务平台使用培训班(第2期)。中心的赵素微和苏永志老师为近期有科研需求的师生实地讲解了公共服务平台使用申请流程、屏障环境使用规章制度和服务平台使用标准操作规程等内容,理论学习完成后,学员们依次进入服务平台内,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操作演练。培训结束后,中心为参加培训的师生颁发我校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使用培训证书,使各位师生获得了服务平台的使用资质。 以上两期培训班是根据实验动物中心的年度工作计划开展的,目的是按照实验动物管理法规要求,使我校有动物实验需求的在校生通过专业培训,了解掌握实验动物学专业知识,提高动物实验技术水平,规范动物实验行为和操作规程,同时取得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资质,为他们今后几年在校学习期间,从事与动物实验有关的活动奠定了专业知识基础,促进我校实验动物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和发展,推动我校教学、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石艳华老师为在校生讲授常见实验动物特点 苏永志老师为在校生讲授实验动物基础知识
赵素微老师为师生讲解福利伦理审查流程
屏障环境进出标准操作流程演示 屏障环境内实地操作演示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