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实验动物中心在中心楼112培训室召开科研服务调研座谈会。会议聚焦科研一线教师在实验动物使用、科研服务对接中的实际需求与改进建议,旨在进一步提升中心服务质量、强化科研支撑效能,为学校科研工作提供更坚实保障。会议由中心主任赵长祺主持,商亚珍、程露阳、高亚贤等近20位科研一线教师及中心工作人员参会。
问卷反馈落地整改,多维度破解服务痛点
会上,中心赵金钰首先就6月18日科研服务调查问卷的整改措施作详细反馈,针对教师集中提出的“动物饲养空间不足”“普通动物房环境控制质量较差”“仪器使用培训需求迫切”等近20条意见建议,逐一明确回应落实。
针对反馈较为集中的 “买动物、养动物手续繁琐”“动物福利伦理审查周期长、流程复杂” 两大核心诉求,中心苏永志、赵素微两位老师分别介绍专项简化方案。现场教师对两项简化方案均表示高度认可,一致认为简化后的方案切实大大减轻了科研教师负担,解决了实验开展过程中的痛点。
现场交流解疑释惑,共商管理运行优化路径
在实验动物管理运行现场交流环节,教师们围绕实际操作中的痛点难点积极建言,中心团队逐一回应并展开探讨。会上,中心根据老师们的反馈,将加强实验室的管理,新制定奖惩制度,对破坏公共环境、违反SOP操作仪器的行为严格管理,保证设施整洁、有序,得到了现场教师的一直支持。
论证设施升级方案,凝聚共识助力科研长远发展
会议最后,赵长祺就实验动物设施升级方案征求全体参会老师的意见。他介绍,中心现有设施始建于2008年,已连续运行17年,长期存在“动物饲养排队”“实验空间不足”“饲养环境质量不能有效控制”等问题,需通过升级改造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中心已正式向学校提交改造申请。
参会教师一致认为,设施升级改造 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实验动物许可证直接关系科研成果发表、课题申报,对学校科研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均同意优先推进屏障动物房升级改造。有老师进一步建议,普通动物房同样存在温度控制不稳定、通风差等问题,直接影响造模后动物成活率,应将普通动物房改造同步纳入计划,确保设施提升覆盖全场景需求。
赵长祺在总结中表示,中心将全面汇总本次会议收集的意见建议,建立专项台账并及时向学校反馈,持续优化服务流程与设施条件。
此次座谈会不仅搭建了中心与科研一线教师的高效沟通桥梁,更明确了后续服务提升与设施改造的核心方向,为更好支撑学校科研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